11-01-2021, 11:59 PM
Artix的wiki上有相关介绍,不过它用的是dnscrypt-proxy-openrc这个包。本人并未比较它和Debian中的dnscrypt-proxy有何不同,并且鉴于Arch和(本人常用的)Debian之间存在较大差异,并没有照搬这种workaround。
本人目前在不使用systemd的发行版上暂时这样配置(如Artix wiki所述,存在重大安全隐患)。其他配置文件的修改方式同Debian,在/etc/dnscrypt-proxy/dnscrypt-proxy.toml的listen_addresses参数后面的方括号中添加'127.0.2.1:53'(也就是/etc/dhcp/dhclient.conf中的prepend domain-name-servers参数后面跟着的IP地址)。
启动dnscrypt-proxy服务(本人自行研究发现的一种拙劣的workaround):
# dnscrypt-proxy -config /etc/dnscrypt-proxy/dnscrypt-proxy.toml
保持该终端窗口打开。此笨拙workaround在MX(使用sysvinit)和Devuan(使用OpenRC)上测试通过,可访问被污染的网站。
注意:1,由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(参见<https://wiki.artixlinux.org/Main/Dnscrypt-proxy>),务必设法在启动dnscrypt-proxy之后降低其权限。(本人尚未试验到这一步。)
2,如果想要尝试不带systemd的发行版,不要使用MX,它比Ubuntu更“污”,本人发现它将私有固件当作内核模块加载。
3,如需尝试Devuan,建议使用testing版本的二进制安装DVD,它类似于Debian Installer的每周构建镜像,只是暂时不能像Debian Installer那样通过jigdo更新。
本人目前在不使用systemd的发行版上暂时这样配置(如Artix wiki所述,存在重大安全隐患)。其他配置文件的修改方式同Debian,在/etc/dnscrypt-proxy/dnscrypt-proxy.toml的listen_addresses参数后面的方括号中添加'127.0.2.1:53'(也就是/etc/dhcp/dhclient.conf中的prepend domain-name-servers参数后面跟着的IP地址)。
启动dnscrypt-proxy服务(本人自行研究发现的一种拙劣的workaround):
# dnscrypt-proxy -config /etc/dnscrypt-proxy/dnscrypt-proxy.toml
保持该终端窗口打开。此笨拙workaround在MX(使用sysvinit)和Devuan(使用OpenRC)上测试通过,可访问被污染的网站。
注意:1,由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(参见<https://wiki.artixlinux.org/Main/Dnscrypt-proxy>),务必设法在启动dnscrypt-proxy之后降低其权限。(本人尚未试验到这一步。)
2,如果想要尝试不带systemd的发行版,不要使用MX,它比Ubuntu更“污”,本人发现它将私有固件当作内核模块加载。
3,如需尝试Devuan,建议使用testing版本的二进制安装DVD,它类似于Debian Installer的每周构建镜像,只是暂时不能像Debian Installer那样通过jigdo更新。